2022年12月26日 05時12分49秒

產業轉型升級 賦能綠色發展——內蒙古源宏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2-12-26 17:00 點擊:
精細化工是當今化學工業中最具活力的新興領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綜合性較強的技術密集型工業。12月13日,記者走進內蒙古源宏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只見廠區環境干凈整潔、道路四通八達,技術人員進行化驗分析,工人們緊張生產,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內蒙古源宏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來自浙江臺州,2014年落戶烏達產業園,是產業園落戶的首個醫藥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生產研發企業。建廠前,公司對烏達區的營商環境和產業鏈進行了詳細考察,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產業園內完善的化工產業鏈最終讓企業下定決心到烏達區投資興業。
公司最早以生產抗生素藥物為主,產品經濟效益好,但產業鏈短,產品單一,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公司轉型升級愿望迫切。經市場調研,公司確定了延伸產業鏈、優化產品種類和產品結構的發展思路。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公司將目光瞄準了市場前景廣闊的抗菌類、心腦血管類等醫藥中間體項目。經過連續3期項目的建設,企業轉型升級取得成功。
轉型升級后,公司的產品結構得到優化,產業鏈得到延伸,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抗風險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企業投資建設的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生產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產品距離成品非常接近,經藥廠直接加工即可上市銷售。
“今年以來,企業一直滿負荷生產,主要生產丙硫菌唑、左氧氟羧酸等21種產品,產品供不應求。今年前11個月,公司已完成銷售收入11.5億元,同比增長10%左右。”內蒙古源宏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祁書貴說。
2021年,公司投資2.2億元進行四期項目建設,主要包括兩棟甲類廠房及配套、公輔設施、綜合辦公樓和中控室。
記者來到公司今年投產的四期項目,只見生產車間滿負荷生產。經過投料、生產、反應等過程,產品便出現在眼前。在公司研發中心,技術人員正在對四期項目生產的產品進行化驗,保障產品質量。
“公司四期項目為年產2000噸DPA項目。我現在化驗的這個產品可廣泛應用于熱敏燃料、農藥和農藥中間體等領域。同時,這個新產品也是我們公司另外一個產品的重要原材料,保障了下游產品的原材料供應充足,進一步優化了公司產品結構,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內蒙古源宏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成品理化組組長趙丹說。
公司強調創新驅動發展,企業研發中心配備氣液相色譜儀、紅外光譜儀等國內外先進的檢測和研發設備,并與浙江大學、蘭州大學、廈門大學等科研院所加強產學研合作,先后開發了氧氟羧酸、左氧氟環合脂、加替沙星等系列產品,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2016年,公司氧氟沙星中間體的研發被自治區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填補了自治區在該產業的空白。同年12月,公司研發中心獲批“自治區級企業研發中心”。2018年,企業被認定為“自治區高新技術企業”。2020年,企業獲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
隨著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的迅速發展,今年以來,公司發力熱敏性材料、鋰電池添加劑等領域,開始了企業的又一次轉型。這些新能源和新材料產品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廣、經濟效益好,企業將會獲得更大發展。
2021年11月,內蒙古宏實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該公司系內蒙古源宏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化工產品銷售、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劑銷售和新材料技術研發等。公司總投資5億元,主要進行年產5000噸新型鋰鹽LIFSI、年產5000噸新材料801、年產10000噸新材料1501、年產10000噸對苯二酚、年產2000噸對苯醌產品及年產500噸鄰甲基對苯二酚、年產5000噸硫酸錳等產品項目建設。新型鋰鹽LIFSI、新材料801和1501產品均為鋰電池的電解液添加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在節能降碳的同時,可有力地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公司著力發展新能源板塊,將以現有的產品為基礎延伸產業鏈。新成立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電解液與鋰電池正極方向的新能源產品的研發生產。目前,項目前期工作已完成設計、能評、環評,水土保持報告已編制完成,土地的前期手續已開始辦理。項目預計明年3月15日以后開工,利用9個月的時間建成投產。項目投產后,公司年銷售收入預計可達15億元,提供300余個就業崗位。”內蒙古源宏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森說。
------分隔線----------------------------
国产国语精品对白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