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15日 11時01分45秒

人均收入破萬 綠色基地建設讓農牧民日子過的紅火

時間:2016-10-24 08:25 點擊:
  10月15日,記者走進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巴彥胡碩蘇木寶力根嘎查牧民烏力吉巴特爾家,看到寬敞的屋子,裝修美觀大方,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在最里面屋子里,監控屏幕上出現了棚圈內的羊……

  烏力吉巴特爾2012年剛結婚時,只有100多只羊、十幾頭牛。如今,他家承包了7890畝草場,又租賃了1萬畝草場,養著700只羊、40多頭牛和30多匹馬,每年純收入超過了15萬元。2014年,他家被西烏旗確定為重點扶持的現代化示范“家庭牧場”。此外,烏力吉巴特爾還投資57萬元,其中政府補貼27萬元,新建和改建了棚圈、儲草棚、藥浴池和車庫等生產設施,并對住房進行升級改造,安裝了自來水設備,新建了洗澡間,改裝了暖氣等,F在,如網購、淋浴、暖氣、自來水、洗衣機這些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已經全面走進草原深處牧民人家。2015年,烏力吉巴特爾的家庭收入再創新高突破了20萬。他們正憑借著不懈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邁向更加富裕的新生活。

http://d1.sina.com.cn/201411/10/581433.jpg
  據了解,過去5年,我區依托“建設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這一戰略定位,按照《內蒙古自治區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發展規劃》,推動農牧業產業化不斷發展。截至2015年年底,我區已初步形成以糧油、乳產業為龍頭,羊絨、肉類產業為支柱,傳統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形成了年加工轉化糧油1600萬噸、牛奶1000萬噸、肉類260萬噸、羊絨2.2萬噸、馬鈴薯360萬噸的生產加工能力,年均調出商品糧250億斤以上、調出奶類產品500萬噸、肉類產品150萬噸左右,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農牧民人均年純收入先后跨越了2011年的6000元、2012年的7000元、2013年8000元大關,2014年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976元,2015年則突破萬元大關。

  “過去我們一味追求收入,忽略了草原生態,致使生態環境日益惡化,F在國家投入這么多資金,幫助恢復草原生態,我們應身體力行,尋找既保護生態又能增收的路子。”錫林浩特市阿爾善寶力格鎮白音寶力格嘎查瑪希格日勒對記者說。

  2011年,瑪希格日勒家6000多畝草場拿到4萬多元禁牧補貼。按禁牧區標準,她飼養了100多只基礎母羊,產下100多只羊羔,當年出欄收入8萬多元,斚8袢绽杖缃襁開辦起了家庭旅游,日子越過越紅火。

  “十二五”期間,國家開始在內蒙古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我區完成國家下達的禁牧任務4.7億元,草畜平衡任務5.5億畝,補獎政策基本實現可利用草原全覆蓋,146萬戶農牧民從中受益。

  5年來,內蒙古草原生態恢復速度明顯加快,草原平均植被蓋度達到44%,比政策實施前提高了7個百分點,草原生態退化趨勢整體遏制。農牧民收入持續穩步增長,貧困人口脫貧步伐加快,牧民人均純收入達14490元,比政策實施前提高6000多元。草原畜牧業經營方式加快轉變,草原牧區抗災保畜能力顯著增強,畜均過冬暖棚面積達1.1平方米。農牧民保護草原生態的意識明顯提升,從“要我保護”向“我要保護”轉變。

  自治區農牧業廳副廳長劉永志介紹說:“在‘十三五’開局之年,實施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于持續推進草原牧區各項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一輪草原補獎政策,國家下達內蒙古的補獎任務是10.2億畝,其中禁牧補貼4.049億畝,草畜平衡獎勵6.151億畝。每年安排我區的補獎資金為45.745億元。”(記者 劉曉君 實習生 靳文佳)
------分隔線----------------------------
国产国语精品对白无码视频